2025年8月12日至14日,以“海洋科技与社会教育协同发展”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海洋教育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隆重举行,我校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裴兆斌,党政办公室副主任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旭蓉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王昕珂参加会议。
在开幕式和主旨报告后,论坛设三个分论坛,围绕“海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”“海洋文化传承与跨学科实践”“海洋特色教育与素养培育”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。裴兆斌主持分论坛一并以“农文交叉背景下海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”为题进行了发言,论题围绕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及相关学位点的发展展开,该校作为北方地区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高校,其法学专业为省一流示范专业,自2006年招生以来规模不断扩大,录取线大幅提升;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点也逐步发展,形成了海洋行政法、海上安全与执法等特色方向。在特色发展路径上,学校准确定位,聚焦海洋行政法与海洋安全与执法方向,开设相关课程,教学质量与就业形势良好,教师还广泛参与社会服务,承担政府及涉海部门法律顾问工作,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突破。同时,学校突出海洋特色,以海洋法治与文化为切入点,加强校局合作,搭建多个省部级平台,在渔政执法研究、相关课题承担、平台获批等方面成果显著,为涉海高校在产教融合下服务区域海洋经济提供了实践范例。王昕珂以“‘两个结合’视域下社会教育与海洋文化传承协同提升思考”为题在分论坛三进行了发言,从“两个结合”的视域下社会教育与海洋文化传承协同的特征、意义、现有经验、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几方面展开分析交流。
以王昕珂为第一作者、于旭蓉为指导教师撰写的《“两个结合”视域下社会教育与海洋文化传承协同提升研究》一文,在本次论坛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。
此次论坛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家单位100余位代表参会,为师生搭建了学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,共同探讨海洋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东北亚研究中心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