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  • 2025-11-22
    11月18日,人民日报国际版以《共同培养渔业“新质工匠”》为题,报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、我校承办的“新质工匠”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5年秋季班国际培训,培训聚焦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,专门针对印尼学员开设“海洋水产养殖”和“渔业捕捞与冷藏管理”两门课程,为期4周,旨在培养具备现代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国际海洋人才。培训采取“理论授课+实操演练+案例研讨”的方式,除了课堂学习,学员们还深入实验室与企业实地参观实践。报道中,参训学员代表、印度尼西亚阿巴塔集团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·罗米·法齐对培训效果给予高度评价。他表示,培训让他和许多印尼学员对中国渔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认识。他们看到中国政府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通过密切协作,形成了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。“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”法齐说,不少印尼学员回国后,正在推动与中国高校机构达成合作,计划在渔业科技、教育培训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联合教学与研究等,“未来,印尼和中国可在可持续渔业、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,共同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。”东北亚研究中心供稿
  • 2025-11-14
    近日,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《关于批准辽宁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5年度立项课题的通知》及《关于批准辽宁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5年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》,东北亚研究中心2项课题喜获批准立项。其中,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、法律事务部办公室主任、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教师翟姝影博士申报的《产教融合视域下辽宁涉海高校服务区域海洋经济的路径研究》获批辽宁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5年度课题立项;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律事务部主任、总法律顾问、法学学科带头人裴兆斌教授申报的《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科研能力协同提升路径研究》获批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立项。东北亚研究中心供稿
  • 2025-11-08
    11月5日至6日,2025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。此次大会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,我校承办。大会以“科技创新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旨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,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立足我国渔业实际,汇聚各方力量搭建科技界、产业界、政策界专家交流互动、问道启智的平台。在“水产绿色健康养殖”第一分会场,我校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裴兆斌教授作了题为《我国渔业法律法规体系》的专题报告。系统梳理了我国渔业法律法规的渊源构成与效力等级,详细阐述了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》为核心的立法演进与体系框架,涵盖养殖业、捕捞业及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等相关配套法规,并对现行法律体系下的责任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,为完善渔业法治建设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参考。蔺妍副教授在以《我国休闲渔业法律规制研究》为题的报告中,聚焦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》修订草案二审稿中“娱乐性垂钓”的新规定位,在明确休闲渔业兼具旅游服务与渔业活动的双重属性基础上,提出了构建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》为基础、专门条例为核心的分层立法体系,并就经营主体准入、垂钓行为分类监管及安全责任制度等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制度建议,为休闲渔业的规范
  • 2025-10-31
    10月25日,日本爱媛县经济劳动部产业就业局谷口魁斗一行4人来访我校。校党委书记衣庆焘在图书馆会议室接待谷口魁斗一行并召开座谈会。座谈会上,衣庆焘对谷口魁斗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,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。他指出,此次来访既是双方深化了解的重要契机,更为彼此合作搭建了平台,期待以此次交流为起点,推动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、科研协同创新等领域探索更多务实合作模式,助力中日地方经济与教育文化交流走深、走实。谷口魁斗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。他介绍了爱媛县的产业发展情况,并表示我校在水产养殖、苗种繁育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爱媛县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。此次访问不仅感受到学校浓厚的海洋育人氛围,更看到双方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巨大合作潜力,期待后续能推动爱媛县相关企业与我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。会前,谷口魁斗一行先后参观了黑石礁校区海洋强国广场、现代水产苗种繁育中心。学校党政办公室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参加了交流活动。